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不斷推進,像嘀嘀打車、快地打車、微信理財、大眾點評等等App不斷受到認可,同時智能手機的覆蓋率也越來越高,根據(jù)IDC的數(shù)據(jù),到 2015年,亞太區(qū)(不含日本)的8億3870萬員工將于2015年之前實現(xiàn)移動辦公,占總數(shù)的40%,那么作為公司網(wǎng)絡的管理者或CIO就不得不考慮部署無線網(wǎng)路的問題了,今天就讓我先從無線網(wǎng)路的發(fā)展歷史說起,為你開啟無線網(wǎng)絡第一棒。
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 發(fā)展在和平時期
自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,無線通訊因在軍事上應用的成果而受到重視,無線通訊建設一直發(fā)展,但缺乏廣泛的通訊標準。于是,IEEE在1997年為無線局域網(wǎng)制定了第一個版本標準──IEEE 802.11。其中定義了媒體訪問控制層(MAC層)和物理層。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.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擴頻作調制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?shù)姆绞?,總?shù)據(jù)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/s。兩個設備可以自行構建臨時網(wǎng)絡,也可以在基站(Base Station, BS)或者接入點(Access Point,AP)的協(xié)調下通信。為了在不同的通訊環(huán)境下取得良好的通訊質量,采用CSMA/CA(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/Collision Avoidance)硬件溝通方式。
1999年加上了兩個補充版本:802.11a定義了一個在5GHz ISM頻段上的數(shù)據(jù)傳輸速率可達54Mbit/s的物理層,802.11b定義了一個在2.4GHz的ISM頻段上但數(shù)據(jù)傳輸速率高達11Mbit/s的物理層。 2.4GHz的ISM頻段為世界上絕大多數(shù)國家通用,因此802.11b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。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(fā)的802.11標準起名叫AirPort。1999年工業(yè)界成立了Wi-Fi聯(lián)盟(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(簡稱WECA)),在2002年10月,正式改名為Wi-Fi Alliance。致力解決符合802.11標準的產品的生產和設備兼容性問題。
IEEE 802.11 典型標準
IEEE 802.11,1997年,原始標準(2Mbit/s,播在2.4GHz)。
IEEE 802.11a,1999年,物理層補充(54Mbit/s,播在5GHz)。
IEEE 802.11b,1999年,物理層補充(11Mbit/s,播在2.4GHz)。
IEEE 802.11g,2003年,物理層補充(54Mbit/s,播在2.4GHz)。
IEEE 802.11n,更高傳輸速率的改善,基礎速率提升到72.2Mbit/s,可以使用雙倍帶寬40MHz,此時速率提升到150Mbit/s。支持多輸入多輸出技術(Multi-Input Multi-Output,MIMO)。
IEEE 802.11ac,802.11n的潛在繼承者,更高速率傳輸?shù)母纳?,當使用多基站時將無線速率提高到至少1Gbps,將單信道速率提高到至少500Mbps。使用更高的無線帶寬(80MHz-160MHz)(802.11n只有40MHz),更多的MIMO流(最多8條流),更好的調制方式(QAM256)。目前是草案標準(draft),預計正式標準于2012年晚些時間推出。Quantenna公司在2011年11月15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采用802.11ac的無線路由器。Broadcom公司于2012年1月5日也發(fā)布了它的第一支支持802.11ac的芯片。